凌晨3點,東海某海域一片漆黑。一艘巡邏艇的監控屏幕上,距離15公里的海面突然亮起一團模糊的熱源——紅外熱像儀清晰顯示出一艘未開航行燈的船只正在全速移動。執法人員迅速靠近,發現這竟是一艘走私油船。而在同一位置,微光夜視儀的畫面卻被海浪反光干擾,只剩一片朦朧的光斑。
這樣的場景,正是紅外熱像儀不可替代的價值:無需任何光線,僅憑物體散發的熱量,就能在黑夜、雨霧、沙塵中,看清肉眼和傳統設備無法捕捉的細節。

15公里船只紅外熱像圖-靈蜂智能超遠距監控

微光夜視儀與紅外熱像儀夜視對比
當黑夜成為屏障
海上走私、偷渡、非法捕撈等行為,常選擇無月之夜行動。微光夜視儀依賴環境光反射,遇到大霧、雨雪或完全黑暗時,畫面充滿噪點甚至完全失效。而紅外熱像儀通過識別物體表面0.01℃的溫差,能穿透黑暗直接“看見”人體、發動機、船體散發的熱量。
2023年的一次緝私行動中,某海關使用紅外熱像儀在22公里外鎖定目標。走私船為躲避偵查,將船體涂成深灰色并關閉所有燈光,卻因發動機持續散發熱量,在紅外畫面中亮如燈塔。
為什么紅外比微光夜視儀更可靠?
(插入圖片2說明)
-
微光夜視儀短板:
-
依賴月光/星光,全黑環境無法工作
-
強光源(探照燈、船燈)會產生光暈,掩蓋目標
-
雨霧天氣成像模糊,有效距離縮短70%
-
-
紅外熱像儀優勢:
-
完全黑暗、強逆光下正常成像
-
穿透薄霧、小雨、煙塵(如船只排放的廢氣)
-
通過溫度差異識別偽裝(如深色偽裝網下的發動機)
-
某次演習中,微光夜視儀因對方釋放煙霧彈完全失效,而紅外熱像儀仍能追蹤到人員移動的熱源軌跡。
15公里外的溫度密碼
要實現超遠距離監測,熱像儀需突破三大技術瓶頸:
-
鏡頭精度:靈蜂智能LF-T96A-150配備640×512分辨率紅外鏡頭,可識別15公里外轎車大小的目標
-
熱靈敏度:≤40mK的靈敏度,能發現海面漂浮的救生衣(與環境溫差僅2℃)
-
穩定性:80kg重型轉臺搭載軍用級穩定系統,在6級海況下仍能持續跟蹤
(插入圖片3:LF-T96A-150產品實拍圖 – 銀色機身,黑色鏡頭,工業防護設計)
這款設備已應用于海警、港口、海上石油平臺等場景。其內置的智能算法可自動過濾海浪、飛鳥等干擾熱源,當檢測到船舶、無人機等可疑目標時,立即觸發聲光報警并標記GPS坐標。
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安全
2024年3月,某海上風電場通過紅外熱像儀發現16公里外有漁船違規闖入作業區。值班人員遠程喊話驅離,避免了一起可能造成數億元損失的撞機事故。而在日常運維中,這套系統還能:
-
監測風機葉片內部結構發熱(預警斷裂風險)
-
發現電纜接頭過熱隱患
-
識別夜間靠近平臺的可疑船只
“它就像為黑夜配了一副透視眼鏡。”現場工程師這樣評價。
讓黑暗不再是掩護
如果您需要:
? 7×24小時無死角海域監控
? 雨霧天氣下仍可靠的安防系統
? 自動識別5公里外人體熱源
杭州靈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免費測試服務,工程師將攜帶設備實地演示如何:
-
10秒內鎖定10公里外船只
-
智能區分漁船、貨輪、快艇
-
生成帶溫度數據的執法證據鏈